色目人铁铉(铁铉是色目人)
本文目录一览:
- 1、铁铉是什么意思
- 2、《山河月明》铁铉结局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 3、古代一“奸臣”,妻子被发配教坊司,民间却建祠祭拜,并将他奉为神
- 4、铁铉是哪个民族回族
- 5、明朝大臣铁铉为何会被朱棣处死?他的下场有多惨?-趣历史网
铁铉是什么意思
1.明代官员
铁铉(1366—1402)字鼎石,河南邓州(今邓州市)人,元代色目人後裔。洪武中,由国子生授礼科给事中。历官山东布政使、兵部尚书,在靖难之变时不肯投降造反夺位的燕王朱棣,被施以磔刑。後人尊其忠义不屈,在各地有铁公祠以祀之。南明时,赠太保、諡忠襄,清乾隆时諡忠定。
2.铁器名
铁铉(xuàn),一种铁器,形似“U”型,在北京巷子中,为理发师所用。 铉,古代横贯鼎耳以举鼎的器具。 出处:“他特别喜欢听串街的理发师(“剃头的”)手里那把钳形铁铉的声音”。---萧乾《吆喝》
《山河月明》铁铉结局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 电视剧《山河月明》正在热播,这部剧由高希希导演,冯绍峰,成毅,陈宝国,何晟铭,张丰毅,等主演。最新剧情中,当朱棣和李景隆从战场上撤回南京的时候,走到开封遇到了姚广孝,还带着一个铁铉。这个铁铉不简单,外面正好贴着抓捕他的告示,如此一个色目人,被污蔑成是元人的探子。
》》》伯雅伦海别结局
《山河月明》铁铉结局
历史上有一位名臣叫铁铉。只是命运走向和剧中的铁铉不太一样。《山河月明》中的铁铉真实身份是明朝官员。奉命到外地实习历事期间,铁铉发现贵族豪绅强取豪夺,弄得百信苦不堪言告状无门。当地官员官官相护,为了防止铁铉告密,将铁铉列为通缉犯。为了掩人耳目,铁铉被迫当了和尚,和老和尚姚广孝以师徒相称。
历史上,铁铉和朱棣的关系就没有这么和谐了。朱元璋还在世的时候,对铁铉十分器重,亲自给铁铉赐字。后来,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继承皇位,继续重用铁铉。铁铉是一名铁骨铮铮的臣子,对朱允炆十分忠心。
后来朱棣反了朱允炆,从侄子手中抢走皇位。铁铉被朱棣抓住后,誓死不肯向朱棣低头,遭到了十分残酷的对待。妻子儿女受到铁铉牵连,也迎来悲惨命运。朱元璋一死,朱允炆即位,此时的铁铉被提为山东参政。但是,太平日子还没过多久,燕王朱棣造反了,起兵公然叫板朝廷,就连朝廷派去镇压他的耿炳文的大军都被他打败了。
朱允炆又派出了李景隆,带着50万大军讨伐朱棣,而铁铉当时是负责运送粮饷,在他的手里,粮饷是从未出现过纰漏。这李景隆也是个无能之辈,打不过朱棣就跑了,注朱棣于是一路南下,直指济南。虽然济南城内驻军上,实力弱,但是铁铉等人是丝毫不害怕,准备死守济南城。
朱棣这边本想着不用出兵,就可以拿下济南城,于是朝城中射出一支投降书,但还是不见铁铉等人投降,于是朱棣下令,全军攻城。但是铁铉这边早已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朱棣是久久不能攻下,无奈之下,朱棣想出水淹济南城的计策,大水灌城,城里的百姓惶惶不安,欲献城投降。朱棣也觉得时机已成,就特意骑马在城门口等待,果不然,城内守军开门投降,朱棣是刚刚进入城门,但是一铁闸突然从天而降,直接把朱棣的马给砸死了,朱棣是赶紧回身逃离,愤然下令,全力攻城。
铁铉是由国子监学生的身份步入仕途的,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铁铉主要负责李景隆伐燕大军的粮饷督运工作,在李景隆兵败南逃后,铁铉与盛庸歃血为盟,全力死守济南,致使燕军久久无法攻下济南城。之后,铁铉、盛庸等人乘朱棣率军南撤之机,夜袭朱棣大营,致使燕军大败,铁铉、盛庸等人乘胜追击收复德州等失地。自此,铁铉受到建文帝朱允炆的器重,升任为山东布政使,之后又追加兵部尚书的头衔协助盛庸北伐朱棣。
因为屡屡围攻济南不下,于是朱棣在姚广孝的建议下,率军绕过济南城另辟蹊径,经过一番艰苦作战,最终攻下南京城。朱棣在南京即位后,派兵北上攻克济南城,并将铁铉生擒。铁铉被押送到南京后,余怒未消的朱棣下令将他处以磔刑,时年仅三十七岁。
以上就是《山河月明》铁铉结局介绍,想了解更多影视资讯,请持续关注!
古代一“奸臣”,妻子被发配教坊司,民间却建祠祭拜,并将他奉为神
几千年来,不管朝代如何更迭,“忠孝节义”一直是古人所恪守的传统美德。对于朝廷来说,“忠”则排在首位,当面临忠孝两难全的局面时,很多人都会选择前者。纵观历史上的那些朝代,几乎每个朝代都会出现令人唾弃的奸臣,如东汉末年的董卓、宋朝的蔡京等人。
一般来说,这些奸臣都仗着皇帝的宠信,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朝廷的安危,做出令人发指的事情。误导皇帝,残害忠良,是他们惯用的手法。南宋大奸臣秦桧,结党私营,极力贬斥抗金将,忽悠宋高宗赵构与金兵议和,将岳飞陷害入狱,导致他被以“某须有”的罪名处死。秦桧死后,人们为了表达对他的憎恨,就给他铸造了跪像,让他永远跪在岳飞的墓前。
鲜为人知的是,明朝有一位大臣,不仅被朝廷列为奸臣,还被凌迟处死,妻子也被发配到教司坊。但是,民间的百姓却认为他是个大忠臣,建祠堂对其祭拜,有些地方的百姓还将他奉为神,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前,因太子朱标英年早逝,就将皇位传给了长孙朱允炆,并让齐泰等人辅佐皇太孙。建文帝继位后,命齐泰与黄子澄同参国政,不久晋升为兵部尚书。因采用了齐泰、黄子澄的削藩政策,导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举兵造反,最终攻破了南京城,建文帝从此下落不明。
朱棣登基称帝后,就开始对之前的大臣进行清算,并列出了一大串名单,其中忽悠建文帝削藩的齐泰和黄子澄榜上有名。令人意外的是,除了他们二人外,还有一个人让朱棣极为痛恨,而此人压根与削藩没有一点关系,他是谁呢?因为何事而得罪了明成祖朱棣呢?
铁铉,字鼎石,元代色目人后裔,自幼聪明好学,且性情刚烈。洪武年间,入太学读书,因成绩优异被授礼部给事中,从此开启了传奇的一生。铁铉一心忠于朝廷,在朱棣起兵造反时,时任山东参政的铁铉负责督运粮饷。不久后,济南形势危急,铁铉赶到城中,与盛庸歃血为盟,约定死守城池。
公元1400年,朱棣亲率大军兵临济南城下,曾对守城的铁铉进行劝降,却被他严词拒绝。见劝降不成,朱棣遂下令攻城,而铁铉督众,矢志固守,愣是死守了近四年的时间,让朱棣吃了不少苦头。
期间,听说朱棣要掘开黄河大堤,将济南淹没。为了济南百姓的安危,铁铉决定以诈降之计,诱杀朱棣。若不是朱棣跑得快,估计就葬于铁铉所布置的千斤闸下,这也是朱棣痛恨铁铉的主要原因。因济南久攻不下,朱棣听从了谋士姚广孝的建议,直接带兵攻破了南京,并在此登基称帝。
此后,朱棣命大军围攻济南,铁铉死守不肯投降,但终因寡不敌众,城池陷落。朱棣又设伏兵计擒铁铉,铁铉终于在淮南被俘,被押送到京师,盛怒的朱棣命令将他凌迟处决。铁铉见朱棣时,骂不绝口,立而不跪。朱棣愤怒至极,命人割下铁铉的耳朵、鼻子,煮熟后塞入他口中,问他滋味如何?铁铉厉声说:“忠臣孝子的肉有什么不好吃?”几乎气吐血的朱棣,下令将铁铉凌迟处死。
铁铉遇害后,其父母被发配到海南,他长子充军,次子做了官奴,后来被虐待而死。另外,34岁的妻子被发配到了教司坊。虽然朝廷将铁铉列为大奸臣,而百姓则尊敬其忠义不屈,偷偷建立铁公祠来纪念他,济南百姓更将他奉为乡土神。明神宗时期,下旨为铁铉等七位修建文忠臣庙。清朝的乾隆皇帝对铁铉相当钦佩,并这样称赞他:“虽致命不同而志节凛然,皆可谓克明大义。”
铁铉是哪个民族回族
铁姓是中国的古老姓氏,出自河南,殷商后裔居于铁丘(今天河南濮阳那一带),以地为姓。铁铉是河南偃师人,今天铁氏宗祠就在河南偃师铁村,铁村的铁铉后裔都是汉族人。铁氏族谱记载一世祖铁瑞,二世祖铁自修,三世祖铁仲。这些名字都是典型的汉族名字。从铁氏族谱里找不出哪怕有一点色目人色彩的名字(不由人想起回族说海瑞是回族的理由来,就是因为入琼始祖叫海答儿,可是海答儿的墓地在今天海南省屯昌县石硖村,典型的汉族丧葬形式)。铁铉是一个标准的以儒家经典为指导思想的汉族士大夫,跟回族没有一点关系。今天有回族说自己是铁铉的后裔,要么是后来信仰了回教(今天甘肃有一支回族说自己是孔子的后裔),要么就是认错了祖宗。

明朝大臣铁铉为何会被朱棣处死?他的下场有多惨?-趣历史网
明朝大臣铁铉为何会被朱棣处死?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明朝建文元年,燕王朱棣挥兵南下,发动“靖难之役”,朱允炆先后派耿炳文、李景隆二人率军北上迎敌,只可惜,这二人都惨败朱棣之手。李景隆战败后,河北、山东等地的守军陆续溃败,到了第二年四月,朱棣率军包围了济南。
济南守将是盛庸,面对朱棣的大军,盛庸虽然忠心,但双方兵力悬殊太多,盛庸有些坐立不安。此时,从南边来了一位猛将,他和盛庸歃血为盟,约定死守济南。这个人,名叫铁铉,以前从未打过仗,但却硬生生地逼退了朱棣。
铁铉,字鼎石,乃元朝色目人的后代。洪武年间,朱元璋在国子生中选择优秀的年轻官吏,铁铉被选中,担任礼部给事中。铁铉思维缜密,擅长断案,很多悬而未决的案件经铁铉之手,很快就有了合理的裁决,因此得到朱元璋的重用。朱元璋特地赐他“鼎石”为字。
建文帝登基后,铁铉已经升任山东参政,靖难之役爆发后,建文帝命铁铉为南军押运粮草,当得知李景隆兵败后,铁铉火速赶往济南,和盛庸一起坚守济南城。
铁铉虽然没打过仗,但却表现出了惊人的能量,他和朱棣在济南对峙三个月,最初,朱棣引黄河之水灌城,而铁铉使用诈降计,假意投降,引朱棣入城。当朱棣到达城门时,铁铉下令放下千斤闸,要不是朱棣跑得快,他将会被活活压死。在经过3个月的攻防之战后,朱棣见济南攻不下,不得不撤兵休整。
铁铉在济南击退朱棣,建文帝大喜,升任铁铉为山东布政使、加兵部尚书衔。建文四年,朱棣绕过济南,直接向南进攻,最终取得突破,在金川门之变后,朱棣攻入南京,建文帝失踪。而此时,铁铉把守的济南成了一座孤城。最终,因孤立无援,又寡不敌众,铁铉被朱棣设计擒获,被囚车送往南京,等待朱棣的“审判”。
朱棣站在大殿上,面向正南方而坐,铁铉被押到朱棣面前时,背对着朱棣,始终不愿意向北看一样。朱棣让铁铉转过身来,铁铉大义凛然,始终不答应。朱棣大怒,命人割掉铁铉的耳朵和鼻子,铁铉还是不肯转身。朱棣让人把割掉的鼻子和耳朵煮熟,然后给铁铉吃,问铁铉:“味道如何?”
铁铉回答:“忠臣孝子的肉,非常好吃!”
《明史纪事本末》云:
令一顾不可得,割其耳鼻,竟不肯顾。熟其肉,纳铉口中,令啖之,问曰:“甘否?”铉厉声曰:“忠臣孝子肉有何不甘!”
朱棣听完,十分生气,下令将铁铉凌迟处死。铁铉口中一直大骂朱棣,直到自己断气,骂声才停止。
铁铉死后,朱棣因铁铉不肯回头、不肯屈服自己而心有怨气,便下令烧一口油锅,将铁铉的尸体投到滚烫的油锅里。为了让铁铉转过身来,朱棣让太监把铁铉的遗体面相自己,结果遗体被油烫得太热,太监只好用十多个铁棒夹着“铁铉”转身,让他面向北面,对朱棣屈服。
朱棣此时心情大好,对着铁铉的遗体笑道:这次你转身了吧!《明史纪事本末》云:
语未毕,油沸蹙溅起丈余,诸内侍手糜烂弃棒走,尸仍反背如故。
朱棣话没说完,太监们身后的油锅突然发出一声爆响,油花四溅,太监们被烫得拿不住铁棒,只得丢弃尸体,就这样,铁铉虽死,但他的骨头仍然背对着朱棣,不肯向朱棣屈服。看到“铁铉”骨头如此之硬,朱棣无奈,便停止了折腾。
铁骨铮铮的铁铉,无论生死,都不想朱棣屈服,甚至连转身看住第一眼都非常不屑。因此,铁铉被称为古代骨头最硬的人。
在靖难之役的背景下,方孝孺、铁铉等人,为明朝皇室内部之乱付出了鲜活的生命,有人认为他们为了朱明王朝的“家事”而死,死得不值。其实,这样评价他们,有失公允。中国正是因为有铁铉这样铮铮铁骨的存在,才将“气节”二字传承下来,铁铉,是气节的践行者,值得尊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于色目人铁铉和铁铉是色目人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云尚网络www.ysfad.net。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