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最火关键词(2022年度最火关键词变化)

skyadmin 34 2023-04-08

本文目录一览:

2022年关键词

2022年关键词:战疫、学习、演绎、运动、共赢等。

回顾刚刚过去的2022年;年度关键词数据显示,成长(42.3%)位列第一,接下来是曲折(35.8%)、难忘(35.7%)和改变(35.4%)。其他还有:拼搏(31.1%)、思考(27.1%)、坚韧(26.7%)、收获(24.1%)。

还有创作、温度、战疫、学习、演绎、运动、共赢、开放、纾困、助农、守护、安心和团队。

过去一年除了“疫情”、“助农”这些一如既往还在榜的关键词之外,“学习”这一关键词也“榜上有名”。

由此可以看出疫情期间,“学习”是民众最关心的话题之一。

短视频平台爆火的很多大V或多或少都跟学习这个话题息息相关,“颜值”不再是衡量草根是否能爆红的唯一标准,随着短视频平台发展进入成熟期,受众群体涉及各行各业和各个年龄阶段,草根身上的“才华”备受关注,并且凭借才华过期拉个的网络红人受众群体更加忠实。

“学习”可以说是群众最关心的话题之一,除了学生和老师,家长也非常关心学习的话题。尤其是今年疫情开放各地学生提前放寒假在家,又恰好这两年颁布的“双减政策”学生不能上辅导班,过去过度依赖辅导老师的学生不能适应独立自主学习。很多家长开始尝试做辅导老师的角色开始辅导孩子的学习。

2022年度关键词有哪些?

2022年度关键词:

关键词一:数字经济。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完善数字经济治理,释放数据要素潜力,更好赋能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生活。

关键词二:产业数字化。推进5G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

关键词三: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

关键词四:农村电商。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发展农村电商和快递物流配送。

关键词五:跨境电商。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充分发挥跨境电商作用,支持建设一批海外仓。

关键词六:数字贸易。创新发展服务贸易、数字贸易,推进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

关键词七:互联网内容。加强和创新互联网内容建设,深化网络生态治理。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

关键词八:网络安全。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强化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

关键词九:智慧城市。发展智慧城市。

关键词十:数字乡村。发展数字乡村。

2022年十大网路流行语都是什么?

12月8日,由《语言文字周报》主办的2022年“十大网络流行语”“十大网络热议语”公布结果。

上榜2022年“十大网络流行语”的有:“栓Q(我真的会谢)”“PUA(CPU/KTV/PPT/ICU)”“冤种(大冤种)”“小镇做题家”“团长/团”“退!退!退!”“嘴替”“一种很新的XX”“服了你个老六”“XX刺客”。

入选2022年“十大网络热议语”的有:“冰墩墩(冬奥会)”“二十大”“中国式现代化”“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做核酸”“俄乌冲突”“刘畊宏女孩/王心凌男孩”“数字经济”“网课”“卡塔尔世界杯”。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中,本年度新出现的词语占到一半以上,展现出了大众极强的语文创造力。比如“栓Q”“退!退!退!”“CPU/KTV/PPT/ICU”(“PUA”在2022年的几种新表达方式)等。

亦有网络流行语重现了过往的流行,创造了新意。比如老词“团长/团”在一段时间内的高频热用,与疫情生活现实分不开;2020年就已诞生的“小镇做题家”在2022年再次风行,也与社会热点事件紧密相联;在大众的创造性运用下,“大冤种”从东北方言进入了普通话。《语言文字周报》由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上海教育出版社主办,已连续四年举办年度热词评选活动。编辑部主张年度语言盘点应注意区分“流行语”与“新闻热词”“关键词”等概念,在2021年的年度热词评选中首次区分了“十大网络流行语”和“十大网络热议语”。

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常务副主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陈昌来认为,“热议语”和“流行语”确实不同。二者的差异在于,“流行语”更多地被使用,“热议语”更多地被议论,后者潜藏着大众对某些社会话题与事件的关心。这两个榜单都能客观地反映出2022年度的语言现象。

今年“流行语”与“热议语”的评选和往年一样,依然经历了读者提名、网络海选、专家评议三个阶段。征集阶段,读者共推荐800余条流行语条目。编辑部根据流行度和热度高低,遴选出35条流行语进行网络海选。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北京大学、北师大、复旦大学、华东师大、上海师大、浙江大学、浙江师大、杭州师大、浙江科技学院等机构院校的专家学者参与了评议。

“网络语言生活将成为语言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上海师范大学语言学博士研究生车飞提及,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网络流行语是网络语言生活图景的全面反映。在他看来,年度流行语也帮助我们厘清雅与俗的关系,启发我们重新认识流行语创造与使用的主力军——当年青年群体,推动我们重新认识网络公共空间的话语平等问题,引导我们更加理性看待网络流行语。

复旦大学现代语言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史濛辉表示,世界上最早的网络流行语可能是1982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语言技术和人机互动研究教授斯考特所创造的笑脸符号“:-)”。时至今日,网络与现实社会生活的互动日趋频繁且有重叠之势,网络流行语已成为人类社会普遍的交往方式之一,更是当代青年重要的生存空间与精神庇护所。借助网络平台,大众在公共言论空间中对社会环境与社会价值“发声”,以彰显个性、标新立异的方式,或是宣泄特定的社会情绪,或是表达对当下处境的群体感受,或是寻求深层次的情感共鸣与认同。

“从更宏观的语言演变的角度看,无论是昙花一现抑或历久弥新,每年的网络流行语都是反映时代变迁的注脚,值得我们去关注、记录与理解。”史濛辉说。

2022网络热词

2022网络热词如下:

1、退退退:

这个梗源于网上曝光的一段视频。视频里,一名男司机和一位摆摊侵占停车位的大妈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唇枪舌战.。面对男子的谴责,大妈不仅不听劝,甚至还一边跺脚、做出攻击的动作,一边还喊着“退退退”。

不知道的还以为大妈是在用魔法咒语驱逐什么邪灵,就连当事人司机都被大妈的一番魔性操作给整懵了。”

2、栓Q

栓Q来自于英语「thank you」的音译,出自一位农村大哥。大哥宣传家乡的好风光时,原本想表示谢谢,但由于口语不是很标准,听上去就是栓Q。该词后来延伸为网友分享无语事件的热词,比如自己出门忘记带伞却下了大暴雨,就可以用一句“我真的拴Q”来形容。

3、芭比Q

芭比Q=barbecue=烧烤=火化=完了,这个流行语其实是来自抖音的一名游戏主播,他打游戏被人烧死时, 喊了一句「完了~芭比q了家人们~」 ,意思就是完了,被烧烤了,被火化了, 因为特别魔性就广为流传了。

4、我真的会谢

“真的会谢”其实是“我真的会谢谢你”的简写,但这句话并不是为了表达想要谢谢某人的心情,反而带有讽刺意味,表达对某人很无语的心情。该梗出自某微博搞笑博主,每次遇到一些让人很无语的情况时他都会说出这句话,后来因为被他以及他的粉丝频繁使用,走红于网络。

5、YYDS

即“永远的神”,该词原本仅在电竞圈和饭圈小范围使用,但随着影响力的不断扩散,应用场景也不断扩大,已经开始在生活交流中大范围使用。

6、互 联 网 嘴 替

由于语言知识储备不足或缺乏临场反应能力,常常想骂人都骂不到点上,容易在“实战演练”中吃瘪。这时候人们十分感激能把我们心里话说出来的神仙网友,因此称他们为互联网嘴替。

7、emo

emotional的缩写,“我emo了”指我情绪上来了,一般都是指负面情绪,可以理解为“我抑郁了”“我傻了”“我太难了”......

8、破防了

“破防了”最早是一种游戏术语,当敌人通过打断技能、破坏装备来让我们失去防御效果的时候就叫做破防了。后来指心理防线被突破。

9、婉拒了哈

这个热词出自一条网友的微博。这位网友十分好奇同事是如何委婉地拒绝工作上的不合适请求,没想到同事只用了四个字“婉拒了哈”,就解决了问题。

网络热词:

2020年就已诞生的“小镇做题家”在2022年的风行,也与社会热点事件紧密相联。在大众的创造性运用下,“大冤种”也从东北方言进入了普通话。2022年的这“十大网络流行语”,基于现实,延续着过往的流行,也创造了新的流行。

《语言文字周报》编辑部一直主张,年度语言盘点应注意区分“流行语”与“新闻热词”“关键词”等概念。2021年,编辑部首度推出“十大网络热议语”榜单。榜单一出,肯定和争议的声音都存在。

2022年,编辑部秉持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继续坚持推出“十大网络热议语”榜单。这一榜单,与“十大流行语”榜单既相互区别,又有所联系,力求更为全面地记录和回顾2022年的语言生活。

“十大网络热议语”在条目征集阶段同样收到了超过500条的读者提名,但在海选时,投票未得到问卷发布平台的通过,无法发布海选。对此,编辑部选择放弃发放海选问卷,在自主遴选和结合专家视点的基础上,推出一份对语言事实给予了基本尊重的“十大网络热议语”榜单。

关于2022年度最火关键词和2022年度最火关键词变化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云尚网络www.ysfad.net。

上一篇:经典广告语(经典广告语录经典台词)
下一篇:合肥网络seo推广服务(合肥网络seo公司)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